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廖亦武

我的朋友王怡在圣诞前夕被秘密开庭,随后被成都中院判刑9年——这对待他的手法,跟对待我的另一个朋友刘晓波的手法一样。这是我尚未完成的《约旦河穿过成都》中的一节,以示抗议。
侯多属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分配回老家教师专,本来备受器重,却受北京学潮蛊惑,在上课时拍案而起,率一窝蜂之青涩学生,推倒被校长亲手闭锁的校门,上街示威,狂呼口号……
自毁锦绣前程,只因“冲冠一怒”;却不是“为红颜”,而是 “冲冠一怒为六四”。多年之后,他在接受采访时道:“当年好多热血男儿为保邓血染广场,可十三年后,老贼居然也举起了屠刀,杀戮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是可忍孰不可忍矣!”
多年来,我读过约十几本有关中国监狱的回忆录,但没有一本像廖亦武这部细致而又绘声绘色的狱中纪实对我产生如此的影响。这本书之所以打动我,应归结于廖亦武所特有的诗人的才华、作家对细节的敏感,以及他愿意倾听狱友们多彩而悲惨的故事。 世界上只有极少几个国家,一个人会因为写了一首诗或拍了一部电影而身陷囹圄,遭受深重的苦难。中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那个国度惧怕艺术家;在艺术家对执政党构成威胁之前,党必须对他们进行打压。 廖亦武毫无保留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甚至包括那些使他看起来像一个卑陋龌龊的年轻诗人的丑事。他在参加自己心爱的姐姐的葬礼时,与一位陌生女人发生性关系,丧服散落在地上。...
瑞典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 作为一个流亡不久的中国作家,我明白,我个人内心的创痛不能代替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准。但是我依然要说,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人与文,都有非常大的问题。 你们都是学富五车的老先生,恐怕没有经历过独裁,对于共产党造了多少孽,缺乏感同身受。所以你们把在共产党体制内混成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莫言,推举成本年度文学奖得主。你们不知不觉,已经和中共帝国高度一致了。请听听中共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的高调表态——莫言的获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见附录1)。 共产党在1949、1952、1955、1957、...
在中国官方作家莫言本月11日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两位流亡海外的中国作家相继获得国际奖项:廖亦武,获德国书业和平奖;余杰,获美国特雷恩基金会2012年公民勇气奖。
廖亦武在接受2012年波兰卡普钦斯基国际报导文学奖的答谢词中通篇讲的是他书中一个人物——他曾经的狱友、仍被关在监狱中的诗人李必丰的“传奇”故事,因为他说,“李必丰也是廖亦武报导文学的源泉之一。”
国际文学节主席拉什迪给 著名异议作家廖亦武 的回复函.
拉什迪曾因为写作《撒旦的诗篇》,被伊朗的霍梅尼追杀,他的头值500万美元。 在1980年代,我还是个青年诗人,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就被深深震撼。 能够得到如此勇敢的作家的第二次邀请,我感到极大荣耀,虽然我不能远赴重洋去纽约。虽然国家牢笼禁止了我,虽然我的朋友冉云飞、刘晓波和艾未未正在受难。 为我呼吁的纽约文学节的作家们,我们不能见面,但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2010年在挪威的某个会场,曾经有我的老朋友刘晓波先生的空椅子。 但愿我的写作,我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见证,能够配得上你们在开幕式上为我而设的那把空椅子。 谢谢你们。 中国作家:廖亦武 2011年4月27日, 萨尔曼•拉什迪给廖亦武一封回信...
2009年12月25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著名学者刘晓波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判决书给他定罪的证据是:刘晓波於2005年至2007年间发表於互联网的6篇文章的部分段落,以及他参与起草了要求政治改革的《零八宪章》。该宪章於2008年12月9日在网络上发表,迄今已获得一万多个签名,其中大部分签名者在中国大陆。2010年2月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刘晓波的上诉,维持原判。 刘晓波一案体现了正在兴起的中国公民社会所面临的极其严峻的挑战:为言论自由而抗争。此案的判决清楚地表明,中国当局肆意践踏受中国《宪法》保护、被国际人权法尊奉的基本人权。 本期《...
订阅 廖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