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如何應對中國崛起

2013年06月10日

在乘坐飛機從芝加哥穿越阿拉斯加、北極和西伯利亞上空飛往北京的途中,我翻開了黎安友(Andrew Nathan)和施道安(Andrew Scobell)共同合著的《尋求安全感的中國》(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燈光昏暗的機艙裡坐滿了去中國做生意、唸書、開會或找工作的乘客,我一邊讀著書,一邊不禁思考起一些看似與當代中美關係毫不相關的片段。

首先,我在想,當時尼克松總統和他的國家安全團隊是否能想到,中國會在兩國恢復正常關係後最終崛起並給美國帶來挑戰。我敢肯定,毛澤東當年在書房裡給尼克松“上課”的時候,絕想不到他親愛的祖國能有一天變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當時,他的意識形態運動和要在中國和世界實現共產主義的瘋狂企圖把中國帶到了經濟崩潰的邊緣。

其次,我想起了1978年12月16日從廣播中聽到的北京和華盛頓將於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的新聞。我和室友們在西安的大學宿舍裡聽到這一消息時都很震驚。接著,鄧小平訪問美國幾大城市的電視畫面看得我們心醉神迷。然而,另一件大事很快讓我們把這兩件值得紀念的事拋在了腦後:中國對越南發動了短期的自衛反擊戰。

我還想到了魏京生來美國的時候。此前,他因為參與了1978-79年的民主牆運動而坐了大牢,抵美後於1997年11月在紐約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在他和美國媒體首次接觸的過程中,本書作者之一的黎安友教授自告奮勇為他做了翻譯。就是因為這種“不友好的”、以及其他“不妥當的”舉動,黎安友自此不能踏入那片他摯愛並深入研究過的國土。

我的航班(現在每年有超過5, 000次往返美國和中國、台灣、香港各大城市的航班)和閱讀這本有關中國外交(及國內)政策的出色論著所勾起的各種回憶,都印證了黎安友和施道安的結論:美國向中國開放是為了自身利益;北京與國際商品、貨幣、法律以及思想市場的融合併不只是讓中美兩國受益,也讓全世界受益;中國與其鄰國的關係自古以來複雜多變;儘管如今的中國與西方國家聯繫甚​​密,是各種多邊機構的會員,並且簽署了國際規約,但依法治國、尊重自由和人權的觀念還尚未在此紮根。

很少有中國觀察家能把中國對安全的尋求放在如此復雜的歷史、政治和外交語境中去分析,或許更少有學者能同時用學術權威和風趣筆觸來展現一個如此重大的話題。黎安友和施道安不僅精確地描述了那些塑造和影響中國尋求安全的事件的細節,還為太平洋兩岸的決策者​​們提供了發人深省的結論。

二位作者在這本書中試圖解答的一個最有趣的問題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該如何應對中國的崛起​​。中國經濟發展飛速,對全球資本製度大有幫助,但自身政治制度在國內不受歡迎,在很多西方國家不被接受,而它的安全問題也因為國內和國際層層不確定的因素而異常複雜。

如果當時尼克松僅僅是因為把一個有著七億憤怒人民的國家隔絕開來過於危險而決定把中國納入國際體系,那麼如今的美國領導人面對的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中國。美國在規劃對華關係時要考慮到四個因素:它綜合國力強大;對第四圈國家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本國人民生活條件大有改善,但憤怒的人也很多,他們或認為中共太過自私保守,不願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或認為領導人太過軟弱,根本沒膽量向部署了更多經濟和軍事資源並利用鄰國來遏制中國崛起的華盛頓發起挑戰。隨著中國共產黨執政合法性越來越脆弱,其領導人很有可能更多地利用排外的民族主義情緒來鞏固執政權威,提高統治能力。

儘管複雜和深奧,二位作者還是精彩地回答了這一問題。遏制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無疑會適得其反,但若在違背市場經濟、民主政治體制和人權自由原則的前提下向一個崛起的中國無原則讓步的後果也將不堪設想。事實上,作者已經在書中指出,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不同的是,中國的政治未來前景不明,三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一個仿效新加坡的中國、一個民主自由的中國、一個因內部衝突和動盪陷入困境的中國——都會給西方世界帶來特別的政策挑戰。此外,一個坐在三顆定時炸彈——人口、水資源和氣候——上的中國還尚無法取代美國,儘管華盛頓的確因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長期作戰、經濟活力衰退和內部政治衝突不斷而進入相對的衰落。

本書在最後幾頁給出的結論一目了然:中國不是威脅,因為它將忙著處理其在國內和國外的安全問題。鑑於其國土廣袤、經濟規模宏偉、人口數量巨大,一個不穩定的、貧窮的、思想僵化的中國祇會讓這一息息相關的世界險象環生。如果在一個面積和人口小得多的中東維持穩定都讓世界捉襟見肘,那麼應對一個陷入混亂後的中國將更為艱難。在黎安友和施道安看來,美國應對中國的最好辦法就是雙管齊下:在國際體系中納入並保留中國,但不能在價值觀上妥協,並保持自己的強大。 “只要美國堅守自身價值觀,致力解決國內問題,就能夠應對中國的崛起​​。 ”1

這本書的寫作過程中,中國上一代領導人將政治制度安全、領土和主權完整以及經濟發展確定為自己核心利益;在這本書完成之後,新的一代中國領導人進入領導崗位,一面決定與鄰國​​在領土爭端問題上堅持鬥爭,一面高調提出“中國夢”。由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2年11月提出的中國夢是中共的新政策目標,目的是要在2021年前使中國成為小康國家,在2049年前達到繁榮富強。儘管這一目標並未指出中國要超越美國或成為世界主導國家,但若要實現這一大部分基於國內的夢想,中國對國內穩定和國際安全的尋求都會改變。

黎安友在上一本書《長城與空城》(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與陸伯彬(Robert Ross)合著〕中的結論與分析大部分是正確和中肯的,那麼通過下一個十年來檢驗這本新書中的結論和建議將十分有趣。


1. 黎安友、施道安,《尋求安全感的中國》,哥倫比亞出版社,2012年,第359頁^

書名:尋求安全感的中國
作者:黎安友  施道安
出版: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8日
精裝:406頁

劉亞偉

劉亞偉,自2005年起擔任卡特中心中國項目主任。 2002年,他創辦了“中國選舉與治理網”並任編輯,該網站於2012年4月被迫關閉,其目前的域名為www.political.org。劉還在愛莫雷大學(Emory University)哈勒國際研究所(Hall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任高級研究員兼該校政治系的兼職教授。劉也是中國非政府智庫察哈爾學會的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