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聯合國對中國酷刑的審議:提問尖銳,答非所問

2015年11月18日

11月18日,在聯合國此次審議中國遵守《禁止酷刑公約 》情況的第二天會議上,中國代表團以其慣用的嫺熟方式來回應禁止酷刑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專家提出的具體問題:列出長長的、文不對題的統計資料;列舉官方的法律法規;在描述實際做法時大而化之、籠而統之,沒有衡量進展情況的標準或基準;並強調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以此作為其資訊不全或制止酷刑措施不夠的藉口。此外,中國採取一個新的手法是強調文化差異,將其法律中缺乏對酷刑的全面定義歸結為中文的“酷刑”難於與公約中內容廣泛的酷刑的概念相一致。

中國代表團的成員多次作出不合情理、有損於其信譽的回答。舉例如下:

  • 單獨關押不是一種處罰措施, “它是一種管理工具”(此語引起會場譁然,一名專家對此感到驚愕)。
  • 審訊椅(“老虎凳”)是用於保證被拘留者的安全,防止其逃跑、自殺或攻擊別人;有時椅子有軟墊,以增加舒適感和安全(這是對委員會所提問的回答;該問題是:在被拘留者的逃跑機會幾乎是零的情況下,為什麼要使用審訊椅?)。
  • 沒有所謂的“政治犯”的案子;這種說法是“毫無根據的”。
  • 在羈押中由於缺乏及時醫療而死亡,這是“不允許發生的”。

中國代表團的一些回答暴露出其在理解國際標準方面有重大欠缺,例如律師和法官的專業及其獨立作用。在回答什麼構成擾亂法庭秩序可能導致吊銷律師執照的問題時,中國的一位代表說,在法庭上當一名律師要求法官跟隨他的思路進行審判時。

在兩天的審議會議上,委員會還再三要求中國提供所需的重要資訊;在一次提問中,一位專家問:中國沒有提供所要求的資訊,是因為(涉及國家機密)不能提供,還是不願提供?委員會還向中國政府特別施壓,要求解決缺乏司法獨立和缺乏保護律師執業權的問題;委員會的9名專家中有6人重申先前提出的問題。在專家提出的問題中有下面幾個令人不安的問題:

  • 缺乏對律師行使執業權的制度性保護;
  • 缺乏吊銷律師執照的正當程式;
  • 庭審中缺乏公民參與和補救措施。

一位專家強調說,如果中國能授權法律界和允許公民可以對國家侵犯基本權利提起訴訟,特別是關於酷刑的訴訟;如果法院在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利之間可以作為一個有效的仲裁者,那麼中國防止酷刑的努力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

委員會將於 12 月 9 日公佈其對審議中國提交報告的結論性意見。結論性意見將闡述委員會關注的問題和建議,提出中國為遵守公約的義務所必須採取的步驟。此外,委員會將選擇一些關注的問題和建議——這些是“嚴重的、保護性的、可以在一年之內實現的”,要中國在下一次審議之前採取跟進措施。委員會也邀請民間社會團體就中國在一年內落實建議所採取的跟進措施提供資訊。委員會將為中國採取的跟進措施選定一名報告員來監督這一進程,並對相關資訊和所作的努力作出反應。另外在此之前,人權理事會鼓勵中國:在 2016 年 4 月就其在上次普遍定期審議過程中接受的建議向人權理事會提供中期更新報告。這些建議也包括與酷刑有關的問題,如:

  • 在國家立法中對酷刑的定義與《禁止酷刑公約》中的要求相一致,並確保在脅迫之下獲得的供述在法庭上不被承認;

有效地落實建議,並建立必要的制度性機制來確保在執行現有法律時禁止酷刑和排除非法獲得的證據。

相關信息
  • 中國人權新聞發佈:中國面臨聯合國對酷刑問題的嚴格審議,2015年11月17日
  • 中國人權簡訊:“中國宣稱它一直鼓勵和支持律師”,2015 年 11 月 13 日(只有英文
  • 中國人權在聯合國審議中國的第五次報告前提交的評估和建議報告 (2015 年;只有英文
  • 中國提交的第五次定期報告(2013年):英文中文
  • 關於中國第五次定期報告的問題清單(2015年):英文中文
  • 中國關於禁止酷刑委員會問題單的答覆材料(2015 年):中文雙語雙語摘選
  • 中國人權網頁:中國和《禁止酷刑公約》(只有英文)
  • 突出案例(只有英文)
錯誤 |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 HRIC

錯誤

網站遇到非預期錯誤。請稍後再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