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按:2018年3月23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7届会议上,中国与18个国家一起提出一项决议,题为“促进人权领域的互利合作”,其中使用了来自“习近平思想”的术语,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目的是摆脱主要关注国家侵犯人权问题的人权框架,并在所谓“尊重”、“共同立场”和“建设性合作”的幌子下,逃避对国家侵权行为的问责。中国打算以协商方式通过决议,但美国要求投票表决,并成为唯一投反对票的国家。一些国家对决议表示反对,指出这些术语不明确和模糊,过分强调国家而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最终将不能使国家承担责任,但最终放弃投票。
以下为中国人权翻译的美国代表在人权理事会第37届会议上发表的声明,观看声明视频,请点击 (在视频的05:25开始) :
美国:很显然,中国正在通过这项决议试图削弱联合国的人权体系和为之奠定基础的准则。所谓“互利合作”的花言巧语旨在让专制国家受益,而以牺牲我们作为缔约国都有义务尊重的各国人民的人权和基本自由为代价。鉴于此,美国要求进行投票,并将对此决议投反对票。 我们鼓励其他国家不要支持这项决议。
美国致力于捍卫联合国的人权框架。我们不会参与任何图谋——削弱各国对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的义务和承诺,或将其置于服从其他目标,如与发展或贸易有关的那些目标。
人权理事会是根据《联合国宪章》所载的宗旨和原则,包括促进和鼓励尊重所有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而设立的。然而,通过这项决议,中国等提案国就可以把“尊重人权”的原有含义偷换成尊重政府。
呼吁侵犯本国公民权利的政府受到尊重,这种要求在一个致力于尊重和保护个人权利和基本自由的论坛上是没有一席之地的。修改后的决议草案仍然暴露了中国通过要求所谓“尊重”来使自己免受对其人权记录批评的努力,对此,我们感到失望。
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权记录是完美无缺的。批评对于促进和保护所有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是必须的。任何政府获得尊重的唯一途径是该国政府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
此外,北京的中国政府发言人使用了“共赢”和“互利”的术语。他们已经明确表达了通过将其国家元首的“思想”塞进国际人权词典来为其增光的意图。我们中没有人应该支持将针对其国内听众的政治语言纳入国际多边环境。当一个术语在国际上没有明确的含义、而且很容易被一个使用该术语的国家随后进行解释和再造时,情况尤其如此。
一个可以真正表明合作和促进、保护人权的例证是,中国释放被其错误拘留的公民,或保护宗教少数群体自由信奉其宗教的权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