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第191期)
九、千方百计阻止律师会见
5月4日上午,陆智敏律师来了。
其实陆律师在28号下午就来过,拘留所办理会见窗口的人说:会见手续里缺少刑事会见八(律师刑事诉讼格式文书八),手续不全不能会见。
陆律师说:野靖环是司法拘留,是按照行政诉讼法拘留的,不需要刑事八。
拘留所窗口的人说:没有这个会见不了。
陆律师问:那么,有了这个就可以会见了吗?还需要其他的手续吗?
窗口的人说:不需要其他的,拿来这个就能见了。
陆律师说:我回去就办,明天上午来行吗?
窗口说:上午放人忙,明天下午来吧。
29号下午,陆律师又来了,带来了刑事会见八。可是,这个人又说,需要办案单位同意才能会见。陆律师坚持要求让我在复议申请书上签字,陆律师说:复议期限只有3天,你们找借口不让律师会见,但是不能剥夺了野靖环复议的权利。
拘留所只好拿着律师写的复议申请和委托书让我签字。这些情况,我是出来后才知道的。
这天下午,一个男所长让我签署了委托书,他说律师会见手续不全,要西城法院同意才能会见。所长还让我在一份复议申请上签字,陆律师已经替我写好了。
29号下午,马连顺律师也来会见朱秀玲。马连顺律师上午刚刚在海淀看守所会见完,就从北京的最北边往最南边赶路。但是,东城拘留所竟然说马律师的律师证年检章不清楚,不让会见。马律师气愤地说:我刚刚在海淀看守所会见完,怎么到了你这里就看不清了呢?你问问这些人,能不能看清楚?你给监管总队、司法局打电话,确认律师证年检章真假。
拘留所的人说:我不打电话,我也不确认,我就是看不清,就不能让你会见。
因为马连顺律师有其他案子,又聘请了陈永福(陈天宇)律师会见朱秀玲。陈律师也被要求出具刑事会见八。陈律师随身带着这些格式文本呢,他拿出一张律师刑事诉讼格式文书八,把第一行的“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专用介绍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划掉,改成了“被拘留人”,填上了编号(2016)年第599号。
为此,陈律师在他的微信微博中写道:“无奈被迫填写格式八,手划修改。司法机关的工作模式如此僵硬、法律素质如此低下,实在让人震惊头疼。北京东城拘留所急需律师法律顾问普法。我将通过复议诉讼方式来免费普法。”
30号就是五一假期了,陆律师在5月3号一上班,就到西城法院办手续。可是,西城法院就是不给开同意律师会见的证明。陆律师立即又去北京市高级法院投诉,结果,北京市高法说:根本没有这个规定!
于是,5月4日上午,一帮老朋友陪同陆律师一起来了。大家决定,如果不让会见,就不走了。又可气又可笑的是,拘留所也不说上午放人忙了、也不说没有办案单位同意才能会见了。陆律师终于走进了东城拘留所的会见室。
陆律师一看见我,非常高兴。他说:野大姐,我知道您在这里没问题,可是没想到您的精神状态这么好!
我开玩笑说:这得感谢李管教,她让我抹了好多口红。
李管教坐在我身边,她说:这是应该的,您的精神状态好,也代表我们所的精神面貌啊。
原来是李管教带我来会见律师时,我说要从包里拿出拘留证。在拿拘留证时,我就拿出了口红,仔细地抹了一遍。李管教笑眯眯地看着我,没有阻止。我还把头发盘起来,用手指长的牙刷作为发簪。我说让陆律师给我拍照,被李管教阻止了。
陆律师告诉我,我们团队的人都来了好几次了,今天又非得跟着他一起来。他都心疼这些老头老太太了,让我说句话,不能让他们再来了。
我当然不愿意让他们再来了,于是我就说:要是再来,我就住在这里不出去了。
这次会见,我跟律师大大地表扬了拘留所,李管教一直听着。
会见结束,我跟李管教说:我还有一些苹果吃不了了,你帮我给朱秀玲吧。
到了8号门口,李管教对班长说:把老太太的苹果拿出来。班长赶快到我的铺位下面拿苹果,从铁栅栏门塞出来。李管教让我拿着到了9号,朱秀玲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我告诉他见到陆律师了,下午,她的律师来会见她。
朱秀玲看见我,显得特别开心。但是,我看见她,心里很不舒服。她的面容有点憔悴,本来是白里透红的脸蛋,好像脱水了。
她第一次坐牢,能这么坚强,已经很了不起了!
十、房间人数减少了
劳教制度被废除之后,关押在拘留所的人大大减少了。过去,每个监室要有三分之一的人等待送劳教所。被劳教的人等待的时间长短不一,我过去见过最长的有在拘留所等待5个月的。现在的东城拘留所,等待时间最长的就是吸毒的,吸毒人员要送到新河女子强戒所,大约要在这里等一个月左右。还有的人是两罪并罚的,两个错误处罚的大概20天。像我们这种司法拘留15天,就算是时间长的了,多数都是10天、5天的。天天来,天天走,跟流水一样。半夜里进人最烦了,铁门哗啦哗啦的响。其实,好多派出所是故意把人关押到半夜送来的,他们说是怕白天堵车,其实其中是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的。例如,等着捞人的来了,给钱等等。在这里,才知道很多人被派出所关押的时间都超过规定时间,有的关押了48小时,有的在商店盗窃了一件衣服,竟然被派出所关押了24小时才送拘留所;在派出所不让吃饭、不让睡觉的人还是很多。
我进来的那天是15个人,睡觉时是13人,两边的人身体都会碰到。过了五一那天,走了一个,结果又来了一个。我就跟送人的管教说:这个铺位按标准应该是7个人呀,现在睡13个人,太挤了。管教说:现在人多,凑合着吧。我说:人多就应该开新号啊。
当我们房间里剩11个人的时候,班长就说:该并号了。并号就是当每个屋子的人都少了之后,把某间屋子里的人分散到其他屋子。因为在我进去之前,每个屋子都是保持在14、15人左右。后来我这个屋子里的人就保持在11个人了,2个值班的,9个睡在炕上,比较宽敞了。
(未完待续)
《中国人权双周刊》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192期 2016年9月16日—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