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中國當局為阻止各地舉行茉莉花集會活動,在加緊打壓維權人士和律師的同時,動用暴力手段對付在現場採訪的國際媒體記者,顯示中國對媒體的控制進一步升級。
自中國人權2月23日發佈新聞《眾多律師和維權活躍人士因“茉莉花集會”遭打壓》以來,中國人權已獲悉另外19起當局未經指控就對民間活躍人士實施拘留或軟禁的案件,以及在北京、上海、杭州和廣州發生的其它各種形式的騷擾事件。許多人仍在被關押,而他們的家屬沒有收到任何正式的通知。
2月27日,在北京發生了令在中國的國際媒體以及國際社會震驚的一幕:中國警察在茉莉花集會指定地點之一的王府井步行街對國際媒體記者實施暴力攻擊,包括彭博通訊社、英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和美國之音在內的至少16家國際新聞媒體的記者、攝影師遭推搡、毆打、拘留,他們拍攝的照片、錄音、錄像資料遭強行刪除。
3月1日,中國外交部還為警方的暴力行為進行辯護。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說,記者聚集在繁忙的商業區影響了社會秩序,北京警方恰當地處理了王府井事件。
中國警方對國際媒體記者實施暴力的行為,表明中國官方正在實行一系列新的規定,這些規定損害了2008年末開始實行的放寬對外國記者採訪的限制。在3月1日的記者會上,姜瑜面對外國記者提出的為什麼警察可以隨意毆打、拘留記者的問題無言以對,卻反覆強調一項鮮為人知的新規定):外國記者到王府井步行街採訪必須經過東城區下轄的王府井建設管理辦公室的批准。姜瑜所引述的新規定令人懷疑對2008年的條例是否仍然有效。當時中國當局為順利舉行奧運會,實行了國際媒體記者無需官方批准,只要採訪對象同意即可採訪的寬鬆政策。
據英國廣播公司中文部3月2日報導,今天,中國當局將十多名駐北京的外國記者召到公安局,通知他們,如果3月6日再去採訪茉莉花集會,他們的記者簽證在續簽時將會遇到麻煩;並警告說,從現在起到北京部分公共場改採訪需要事先申請特別許可證,其中包括王府井,理由是為了使街道保持暢通。
上星期,首先刊登茉莉花集會通知的位於美國的博訊新聞網因遭嚴重攻擊而癱瘓;數日後,博訊宣佈由於“受到巨大的壓力”無法繼續發佈茉莉花集會的相關內容。博訊還表示,“茉莉花事件傳播後,給中國無數的活動人士和網友造成無辜的傷害” 。
中國人權執行主任譚競嫦對此表示:“中國警察對僅僅在履行自己職責的記者施暴,顯示了中國當局對局面失控的恐懼。為此,他們甚至不惜付出代價,在全球傳播的照片和視頻中暴露自己惡棍霸道的形象。”
中國人權呼籲國際社會堅定地支持在中國的國際媒體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中國人權同時敦促中國政府就國際媒體記者遭暴力攻擊事件展開調查,停止威脅外國記者,並釋放所有為阻止參與茉莉花集會而將其關押或拘留的人士。
欲瞭解更多有關茉莉花集會和境外記者遭粗暴對待的消息,請參閱:
記者遭毆打騷擾視頻
中國人權新聞發佈
中國人權視頻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