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我要做一個言行一致的人” ——郭飛雄案件概要以及郭的政治追求

2013年12月24日

維權人士郭飛雄於2013年8月8被拘留、9月14日被正式逮捕,被指控涉嫌“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他的辯護律師張雪忠通過閱捲和對郭飛雄的會見,發現廣州警方對郭飛雄的指控不僅根本就站不住腳,而且反而證明對郭飛雄等人的拘捕、關押和指控,恰恰屬於徹頭徹尾的政治迫害;認為郭飛雄是有志於推動國家進步和社會文明的中國同胞中最傑出的代表之一。


我要做一個言行一致的人
— —郭飛雄案件概要以及郭的政治追求

張雪忠

2013年12月18日,我接受郭飛雄(本名楊茂東)先生的委託,擔任郭先生所謂“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案的辯護人。通過閱捲和對郭飛雄先生的會見,我發現廣州警方對郭飛雄的指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警方指控,郭飛雄“組織袁兵、袁小華等人於2013年1月6日至9日在​​南方周末報社門口,採取舉牌、演講等方式吸引大批的圍觀群眾,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但這一指控根本就是站不住腳的。

大家都知道,2013年初發生的南周事件,是由於《南方周末》新年獻詞被違規篡改所引發的。因為一群熱愛南周的有良知的媒體人,公開對違規篡改行為表示抗議,人們才獲知這一消息,並自發前往南周報社門口,對南方周末進行聲援。

郭飛雄、袁兵、袁小華等人,只是和別的人一樣,出於對篡改事件的關注,自行前往事件現場。其中有人在現場舉牌和演講,也只是表達自身對新聞自由和憲政民主理念的認同,而不是為了擾亂現場的公共秩序。實際上,郭飛雄先生不但沒有擾亂現場的秩序,而且還努力教育身邊的人維護現場的秩序,以和平的方式表達自身的意願和訴求。

從2013年1月6日至9日,事件現場一直都有大量的警務人員。當時,警務人員和圍觀群眾都能保持冷靜和克制,從而有效地維護了事件現場的秩序。大家不妨試想一下:如果郭飛雄等人的行為真的構成擾亂公共秩序的犯罪,現場那麼多的警察難道會對他們的犯罪行為坐視不理,並聽任他們的犯罪行為一直持續四天之久?

第二,警方指控,郭飛雄於2013年4月初“與孫德勝、袁兵等人密謀,計劃沿辛亥革命爆發地湖北武漢出發,沿武廣鐵路一路南下,在武漢、岳陽、長沙、株洲、衡陽、郴州、韶關、廣州8個城市進行‘街頭舉牌’,要求官員公佈財產並敦促全國人大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警方的這一指控不但完全不成立的,反而還可證明警方對郭飛雄等人拘捕、關押和指控,恰恰屬於徹頭徹尾的政治迫害。

孫德勝、袁兵所做的,只是在一些城市的風景點、廣場等公共場所,幾個人拉一、二條橫幅合影留念而已;而呼籲官員公佈財產和敦促立法機關批准一項國際公約,也只是行使憲法所明確規定的公民表達權和建議權。從警方蒐集的照片來看,當時的公共秩序並未受到任何擾亂。我相信,若是這些人在合影時不拉橫幅,警方絕不會認為他們是在犯罪。但如果僅僅因為合影時拉了一條表達個人意願的橫幅,就被警方指控為是犯罪,這不是政治迫害又能是什麼?

2013年12月19日的會見,是我第一次見到郭飛雄先生,儘管我此前對他的名字已非常熟悉。與關押前的照片相比,他明顯消瘦了許多,但他的心態仍然非常積極、樂觀。通過一個半小時​​的交談,我能感覺他是一個心智穩健、意志堅定且品格非常高尚的人。在他身系大牢時,最關心的卻是其他被拘捕者的安危,以及監外友人的境況。

為了更多地了解我的當事人,我收集和閱讀了不少郭先生以前所寫的文章。我發現,他有著極強的政治分析和政治論述能力,不但政治理論功底紮實,而且有很強的政治現實感,對中國的政治現實曾有過極為深入和細緻的評述。

與一般的學者不同,郭飛雄先生是一個知行合一的人。郭先生不但擁有自由民主主義和憲政的理念,而且還勇於親身傳播和踐行這些他極為珍視的理念。為此,他已經是二度入獄(此前曾入獄五年),並曾遭受強力部門極其殘酷的折磨,但他從來就不曾因此放棄自己的理念。

案卷材料顯示,郭飛雄此次被廣州警方拘捕後,一直採取“零口供”的方式回應偵查人員的訊問,抗議警方的政治迫害。只有在為了保護其他人免受同樣的迫害時,他才會偶爾作一些簡要的說明。在會見過程中,他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無論有多艱難,我都要努力做一個言行一致的人。"

郭飛雄先生多年來的所作所為,從參與大石村罷免村官案,到聲援南周的新聞自由,再到呼籲官員公開財產和敦促全國人大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都無外乎是伸張、爭取和踐行公民的政治權利。

他曾對我說:“政治權利是其它公民權利的起點,也是其它公民權利的保障,其它公民權利往往是政治權利的自然結果。一旦人們能夠享有和行使政治權利,政府權力就必然會受到約束,各項公民權利自然也就能得到保障。但為了伸張和爭取政治權利,我們首先必須起而踐行政治權利;踐行政治權利是伸張和爭取政治權利的最有效途徑,人們只有敢於和善於踐行政治權利,才能將它們從紙面上的權利,轉變為現實中的權利。 ”

郭飛雄先生不但是一個勇敢堅定的人,而且還是一個理智冷靜的人。他在會見時表示:“儘管我自己已經做好了作出各種犧牲的準備,但在各種公共事件和公共活動中,我都要極力降低其他參與者的風險,以便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參與公共事務。為了做到這一點,我一直都注意把各項活動納入現行法律的框架,努力把政治行動法律化、法律行動程序化。這樣做不但可以降低參與者的風險,而且還可以通過人們對公共事務理智而有序的參與,徹底粉碎各種極力侮辱和貶低中國人,認為中國人不配享有自由和民主的偏見及謊言。 ”

這一次去廣州會見郭飛雄先生,正好是我第一次去廣州。廣州市容的整潔和廣州市民的友善,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我甚至很難想像,在這個美麗、繁榮和友善的二十一世紀的廣州,還隱藏著一個落後、野蠻和冷酷的中世紀的廣州。在這個無形的中世紀的廣州,一批有志於推動國家進步和社會文明的中國同胞,正在遭受本國司法機關赤裸裸的政治迫害。

而我的當事人,郭飛雄先生,就是這批堅定、勇敢和可敬的中國同胞中最傑出代表之一。

2013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