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郭飛雄:鐵窗英雄群體是建造未來民主社會的道德原點

August 17, 2020

——民主維權運動的核心資源,需要而且能夠由道義價值擴展為政治實力,其核心樞紐和原點發動機就在於鐵窗英雄群體的理想性、厚德性和人格境界。這並非在誇大少數人的力量,再造中華民族的價值等級表的操作起點,總得從某些具體的高貴生命開始。


(上圖左為四川遂甯劉賢斌,右為杭州朱虞夫)

中國民主維權運動創造了三百年來人類爭自由歷史中的多項世界第一,尤其是道德之盛、人才之盛,最為昭著。

目前,獨立民間大約湧現出數千位經受了各種嚴峻考驗和磨難的自由英傑,其中幾臻巔峰的是數十位在獄中度過了漫長歲月的鐵窗英雄,如:

坐牢25年半、意態安祥自在的四川遂甯劉賢斌先生,

坐牢16年半、目光純潔如幼鹿的湖南懷化張善光先生,

坐牢16年半、聲如洪鐘昂首闊步長須飄飄若仙的杭州朱虞夫先生,

坐牢15年、意志如鐵為人磊落的四川遂甯陳衛先生,

坐牢10年、從海外返回本土繼續推動永遠微笑溫和的上海楊勤恒先生,

坐牢9年、胸襟雄放文風剛正中和的北京查建國先生……

各種媒體的聚光燈沒有打向他們,然而他們實在是永不屈服、死守硬扛、愈挫愈奮的抵抗者的真正代表,是自由民主理想養育的一代民族精華。他們信念純正、操守嚴謹,人格近乎晶瑩剔透,從無害人、踩人、鬧醜聞的紀錄,「越坐牢越心地純潔、越坐牢越人格高邁」正是他們的寫照。我在與他們中間的部分長者打交道時,總是感動又感動,事後回味,往往禁不住眼含熱淚。

其餘正在獄中的英傑名單太長,這裡限於篇幅就不一一列舉。有些觀察者總是「目光眺望別處」,似乎嚴重低估了當今中國數百位苦難悲壯的民主鐵窗英雄及其親人們堅守抵抗的道德價值和人格高度。其實,這數百位為了民主事業而擔當苦難和災禍的先行者的理想性、厚德性和光芒燦爛的人格魅力,比俄羅斯小說人物、比世界列國自由民主人士回憶錄所記載的要強得多了!我們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說,人類三百年爭自由的精神高峰就在我們這裡,南非有一位曼德拉,捷克有一位哈威爾,緬甸有一位昂山素季,而我們中國有幾十位曼德拉、哈威爾、昂山素季;而且不是僅僅只有一位英傑脫穎而出,而是一群英傑、數十數百位英傑如同山峰般聳立在中華大地上,這是一個扁平結構,這是對於憲政民主建設最好的結構,這是最值得我們這一代人驕傲自豪的事情:為了自由民主理想,我們普遍地抵抗,我們在多個支點堅忍地頂住了,我們從未放棄。只有我們中國的民主維權運動才最出人物,如同星河一般燦爛。其原因何在,恐怕只能從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傳統來解釋。

有人曾問:你們有什麼資源?我總是這樣回答:我們最大的資源就在於鐵窗英雄群體的道義性和道德性。他們是自由民主事業的「道德原點」,也必將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道德原點。建設自由民主的價值體系,將從此道德原點出發;化精神力量為政治實力、化理想為現實,也將從此道德原點出發。

我們這一代人生長在極權社會裡,一些參與推動自由者不可避免地沾染了部分現代極權主義和傳統專制主義的權爭哲學。有人說,「政治就是要不擇手段,自古以來,為了達到美好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你們太善良了,恐怕不能適應複雜險惡的政壇……」不,歷經無數苦難折磨的自由理想者的心靈早已高度淨化,我們不吃這一套,我們不會從事那種齷齪險惡的傳統政治,我們要建立光明透亮、堂堂正正的文明政治,我們不需要把短暫的政治權力當作至上價值,我們的目光早已瞄準了高貴的精神理想,我們的全部生命要為偉大的人道文明和憲政民主而活,而牢牢把守其基本底線和邊界:

我們絕不接受任何內部或外部人士對純正的自由民主價值和制度摻水的行為;

自由民主的目標需要用自由民主的手段來實現;

爭自由的積極公民群體必須使用文明規則處理內部糾紛;

那些慣於失控、越界、踩人、打橫炮的不正當競爭者如果暫時無法回轉,需要被步步邊緣化,以促使其冷靜;

那些自我削弱的負面性傾向——極端的文學浪漫主義思維,打倒一切處處樹敵、阻止他人化敵為友的放縱仇恨思維,論資排輩不幹活、被動等待「」搭便車”的投機思維,內樹集權和威權、外盼強人主導的「」他權”思維——是可以通過鐵窗英雄群體的率先垂范和理想純正者的道德自省、各方建設性批評和行動擔當嘗試來逐步戒除的……

我們要建立仁愛、厚道、溫和的人道政治;我們民主維權運動內部洋溢的患難相助、生死與共的熱血情義,應通過努力嘗試,逐步外溢到整個民族甚至全人類;我們將用純正的人道文明來自我約束、自我提升,也將用純正的人道文明來示範、說服、融化和擁抱所有的同胞。

民主維權運動的核心資源,需要而且能夠由道義價值擴展為政治實力,其核心樞紐和原點發動機就在於鐵窗英雄群體的理想性、厚德性和人格境界。這並非在誇大少數人的力量,再造中華民族的價值等級表的操作起點,總得從某些具體的高貴生命開始。清代大學者顏元說過,「學者勿以轉移之權委之氣數,一人行之為學術,眾人從之為風俗。」後來的吳成棟接著說,「欲挽回天下之無恥,必先視乎一二人之有恥。權足以有為,則挽回以政教;權不足以有為,則挽回以學術……將必有聞風而興起者。」曾國藩把這一「轉移世風」的戰略思路投入實踐,然後小有所成。厚德純正的學者尚且能夠如此,而況我們民主維權運動已經擁有數千位經受過嚴峻考驗的自由英傑、數十數百位堅忍高邁的鐵窗英雄,身後還有數百數千萬已經或正在走向政治覺醒的公民!行進在正確的政治路線上,依靠理想性、厚德性和追求上升再上升的人格,我們期待我們自己有更大的成就,我們同時也期待有更多新興的自由力量越過我們,勝過我們。

By gfx

——轉自世界憲政民主論壇(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