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一名在香港的目擊者

2014年11月19日

儘管今天是抗議以來的第56天,但好像已經過了數月了。香港已經在向好的方向改變。

我一直在想1989年天安門廣場學生抗議的場景,以及如果是在那裡的一名學生會是什麼樣的感覺。當時我才八歲,與我的父母一起住在加拿大。那是他們第一次讓我晚上熬夜看電視。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記錄這些抗議——抗議展開時,學生們在天安門廣場絕食時,以及之後在6月3日晚至4日坦克開進時。作為孩子,當時雖然並不太懂,但那種恐懼感我卻仍然記得。

這是我第七年在香港的大學裡教書。我在文學院任教,我認為我的學生們大多具有理想主義的​​特徵,但同時帶有務實主義的強烈傾向。我經常被問這個問題——你的學生們是什麼樣的?隨著歲月的增加,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變得越來越深刻和復雜。當我成為一個更有經驗的老師,對香港的了解越來越多,以及學會把這個城市稱作自己的家的時候,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改變了。既然我的女兒是香港公民,她長大後要在香港上學,要融入當地文化,也要遵守政府制度,我的優先選擇也改變了。現在,此時此刻,我比過去任何時候更能看見香港在這56天之後在向好的方向改變。

我觀察我的學生們在過去這一周裡不同階段的變化,我感到很自豪。在我的課上我看見他們——90%的出勤率,因為他們有責任要上課;課後他們再回去參加抗議。在他們組織的師生委員會會議中,他們焦慮地諮詢我們關於為同學錄​​製課堂講課視頻的事宜。我發現在我的學生中,占前10%的學生們,對組織這個活動最積極:他們禮貌地寫郵件給我,要求准許他們對我的課進行罷課;他們藉用卜·戴倫、音樂劇“悲慘世界”以及約翰·連儂的歌詞和歌曲來強化他們的宣傳;他們建立瞭如“並肩上:佔領打氣機”這樣的社交媒體平台來張貼世界各地發來的支持信息,包括最近來自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的信息:“一個沒有圍牆的世界可以在平靜但在不斷的努力中建造起來——不失心靈地不斷地歌唱,不斷地講述一個更好、更自由的世界要到來的故事。”我感受到新一代的香港人終於把香港稱為是他們自己的。

李林嘉敏 (Melissa Karmen Lee)

李林嘉敏(Melissa Karmen Lee)是香港中文大學英語系講師。

李林嘉敏發表過關於流散文學和視覺藝術的文章,包括在亞洲太平洋通訊雜誌(約翰•本傑明出版社,2011年)上發表的“流散文學:政治身份和語言”和在《款待業與社會研究》期刊(Intellect Journals,2013)上發表的“新美洲的囚禁與款待”。

她曾作為特邀主講人參加許多小組會談和會議,包括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辦的“女性藝術家”(2013年),以及費城安迪•沃霍爾基金會/創意之都舉辦的“藝術作家會談”(2011)。

返回“香港:民眾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