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1989年民主运动及六四镇压大事记

2008年05月29日

4月15日

胡耀邦逝世。1981至1987年间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987年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被迫辞职,由赵紫阳继任。

4月15 - 17日

抗议开始。北京学生开始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悼念胡耀邦。

4月18日

学生向政府提出七条请愿要求,内容包括重新评价胡耀邦的是非功过、解除报禁、反对贪腐和实行民主改选等。

4月20日

政府的反应:在政治局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鹏表示该运动是“被一小撮人”所煽动。

4月21日

知识分子加入示威。10万余学生和知识分子进入天安门广场阻止当局为准备第二天的胡耀邦追悼会拉警戒线。

4月24日

学生开始举行罢课,要求当局倾听他们的呼声。李鹏主持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北京市负责人关于学潮问题的汇报。

4月25日

邓小平听取李鹏的汇报后,发表讲话,给学生运动定性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动乱”。

4月26日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该社论根据邓小平4月25日讲话精神,把游行定性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动乱。

4月27日

抗议游行规模扩大。15万余学生以和平方式突破长安街上的警戒线,向天安门广场进发。许多其它城市的学生也开始发起抗议游行。

4月28日

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北高联)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代表吾尔开希当选为主席。

4月29日

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与45名学生代表会面。官方坚称抗议游行者为带有反动政治目的的幕后人所指使。

5月3日

北京新闻工作者要求与政府就新闻自由展开对话。他们收集了1000多个呼吁对话的签名,并表示将参加定于5月4日的游行。

5月4日

1919年五四运动70周年纪念日:成千上万学生和民众在北京游行。在全国50多个其它城市也有游行或静坐示威。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学生在策略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有的主张停止罢课,并要求与政府领导进行电视辩论;其他的则主张采取更为激烈的行动。

5月6 - 10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呼吁回应学生的要求,“在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在与其他领导人的会见和讨论中,他敦促打击贪腐,并强调“建立民主”的重要性。

5月13日

绝食抗议开始。最后总人数高达3000多的绝食抗议者要求政府撤销对学生运动“动乱”的定性,肯定这是一场“爱国”、“民主”的学生运动,并与学生展开对话。

5月14日

政府代表会见学生。未取得实质进展。

5月15日

戈尔巴乔夫抵达北京与邓小平举行中苏最高级别的会晤。戈尔巴乔夫没有在天安门广场接受官方欢迎仪式,而是从后门进入人民大会堂。数千名知识分子、教师及科学家前往天安门广场游行。

5月17日

中国著名知识分子对学生表示支持。严家其、包遵信等知识分子联名发表《五一七宣言》,声援学生的绝食,并呼吁结束独裁统治和老人政治。

5月17日

北京社会各界百万人举行大游行,声援学生。参与者包括工人、教师、学者、新闻记者、医护人员和机关干部等。

5月18日

李鹏与学生代表会谈,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一百万余民众在北京抗议游行,公交车和出租车司机、铁路工人、国有企业工人和建筑工人及来自北京远郊的农民也加入到了游行队伍中。

5月19日

赵紫阳到天安门广场看望学生。他含泪对学生说:“我们来得太晚了……你们说我们、批评我们,都是应该的。”学生在傍晚停止绝食。在晚上的电视讲话中,李鹏指责在学生背后煽动动乱的政治阴谋者。北京工人自治联合会(北京工自联)成立。政府准备实施戒严;学生准备进行大规模游行。

5月20日

早上10点,北京正式开始戒严。当局命令中国军队对天安门广场进行清场,恢复北京城秩序。

5月21日

北京百万余民众不顾戒严令继续游行,成功阻挡士兵开入北京市中心。

5月23日

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被污损。余志坚、俞东岳、鲁德成用装有油墨的鸡蛋壳投掷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像。学生们将三人送交公安机关。

5月29日

民主女神雕像被送至天安门广场。该雕像由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的学生以石膏和泡沫塑料制成,高约10米,树立在天安门广场与毛泽东像对望。

5月30日

工自联的三位主要成员被拘留。

6月2日

首都联合联络组开始绝食抗议。由知识分子组成的首都联合联络组宣布进行72小时绝食抗议以示对学生的支持。文学批评学者刘晓波、摇滚乐手侯德健等人开始绝食抗议。

6月3日

当局开始镇压。下午,戒严部队与北京居民发生暴力冲突。夜晚,全副武装的士兵从四面八方进入首都,大开杀戒,向天安门广场推进。有北京市民中弹——有的甚至是被近距离射杀;还有的是被坦克或装甲车碾死,具体伤亡人数不明。一些士兵被民众打伤。公交车和汽车被放火焚烧。

6月4日

凌晨1点,戒严部队将所有通往天安门的道路堵死。目击者将军队射杀平民的消息传送给工自联及学生总指挥部,力促示威者离开广场。

凌晨2点,军用卡车车队进入广场。广场上的示威者在人民英雄纪念碑集合。

凌晨3点,侯德健和周舵与戒严部队军官协商,请求给予学生时间撤出广场。

凌晨4点,广场上的灯全部熄灭。坦克推倒了民主女神雕像。

凌晨4点半,戒严部队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开始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推进,逼近人群,士兵向广播喇叭射击。学生通过投票表决最终决定撤退,向广场的东南方前进。学生的帐篷随即被坦克碾轧。学生纠察队是最后撤离的,士兵在他们身后五六米远的地方鸣枪警告。

凌晨5点,当学生经过前门时,北京市民夹道欢呼。戒严部队在广场周围及首都其它地区向学生和民众投掷催泪弹。一些人被坦克碾死。具体伤亡人数不明。

清晨6点20分,坦克向撤离的学生碾去。

6月5日

“挡坦克的人”出现。一位男子只身阻挡向天安门广场行进的坦克车队。

6月9日

邓小平在镇压后首次公开露面。在接见戒严部队高级军官时,邓小平称镇压了一场“社会渣滓”试图“建立一个完全西方附庸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反革命暴乱”。

6月13日

当局向全国发布对21名学生的通缉令。

6月5 – 30日

当局围捕“反革命暴徒”和“动乱分子”。至6月30日止可查的逮捕和羁押的人数信息如下:北京:1103人;上海:273人;黑龙江:176人;吉林:98人;辽宁:338人;陕西:203人;山西:218人;内蒙古:98人;四川:781人;湖南:1833人;湖北:216人;安徽:38人;江苏:113人;贵州:6035人。

9月19日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在清场中没有一个人死亡。”

1990年1月11日

当局宣布结束在北京戒严。

此大事记由中国人权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