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前言:言論自由在中國遭受審判

2010年04月13日

2009年12月25日,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著名學者劉曉波有期徒刑11年,剝奪政治權利兩年。判決書給他定罪的證據是:劉曉波於2005年至2007年間發表於互聯網的6篇文章的部分段落,以及他參與起草了要求政治改革的《零八憲章》。該憲章於2008年12月9日在網絡上發表,迄今已獲得一萬多個簽名,其中大部分簽名者在中國大陸。2010年2月9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駁回劉曉波的上訴,維持原判。

劉曉波一案體現了正在興起的中國公民社會所面臨的極其嚴峻的挑戰:為言論自由而抗爭。此案的判決清楚地表明,中國當局肆意踐踏受中國《憲法》保護、被國際人權法尊奉的基本人權。

本期《中國人權論壇》聚焦劉曉波一案,刊載了他的6篇文章、《零八憲章》以及現有的有關此案的一整套法律文件的中文原文和中國人權翻譯的英譯文。

劉曉波在其文章中,不僅對一黨專權的政體提出批評,建議改革他認為業已千瘡百孔的現行體制,而且還反思了中國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關係的歷史,敦促中國民眾從被制度愚化了的哀求者的心態中覺醒。

這些文章和法律文件反映了劉曉波和逾萬名《零八憲章》簽署者與政府當局的意見衝突,劉曉波和憲章簽署者迫切要求一個真正法制的民主中國,而中國當局則一再顯示其不容忍不同意見,並不惜一切代價地維持其控制的迫切需要。

我們希望讀者能夠從這些文件中發現有用的資源,從而更好地瞭解劉曉波一案,同時更廣泛地瞭解在中國面臨的人權挑戰,及其對全球人權狀況的影響。

第一部分:“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包括當局對劉曉波的《起訴書》和《判決書》中作為其罪證的6篇文章和《零八憲章》。

LXB cartoon

六篇文章:

劉曉波在這些文章中的言辭顯然激怒了當局,他明確表示反對一個通過暴力維持權力卻要求人民愛戴和忠誠的政權,以及一個拜金、放任意識形態與法制模糊的政權:“在利益至上的驅動下,幾乎沒有一個官員是清白的、沒有一分錢是干淨的,沒有一個字是誠實的”。

劉曉波在文中最尖銳的批評也許是針對中國人本身。他指出中國人在被壓迫中變得冷漠,甚至脅從:“清王朝覆滅以來的國人,特別是中共執政後的國人,雖然不再像古人那樣做肉體上的跪拜,但是靈魂上的長跪不起更甚於古人!”

《零八憲章》

劉曉波是《零八憲章》的主要起草人。這是一份要求進行根本政治變革的呼籲書,指出長期的獨裁專制已經造成“道德淪喪,社會兩極分化,經濟畸形發展,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遭到雙重破壞”,並且“官民對立激化……正在顯示著災難性的失控趨勢”。憲章概括了新的民主政府的基礎原則——自由、人權、平等和19個基本特徵,其中包括立法民主,司法獨立,城鄉平等,集會、結社、言論和宗教信仰自由,社會保障和轉型正義。《零八憲章》於2008年12月9日發佈,劉曉波在前一天被當局拘留。

第二部分:言論自由遭受審批。我們登載了劉曉波案的法律文書——《起訴書》《一審辯護詞》《我的自辯》《我的最後陳述》《刑事判決書》《二審辯護詞》《刑事裁定書》。這些文書為中國的法治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案例:1)清楚洞見當局司法判決程序政治化;2)中國維權律師如何根據中國法律和援引國際人權規範和原則來構思法律辯護論據。

第三部分:“言論自由跨越國界”——突出了國際社會的支持和消聲不了的雄辯有力的呼聲。在中國人權對捷克斯洛伐克政治改革宣言《七七憲章》起草人——瓦茨拉夫•哈維爾的採訪中,哈維爾談了在共產主義體制中進行民主制度改革的艱難歷程和國際社會支持的重要作用,並表達了他對劉曉波及家人和其他中國維權人士的聲援。

中國當局不僅阻止中國國內民眾發出獨立的聲音,也不想讓國際社會聽到他們的聲音,曾兩次禁止詩人、民間記者、樂手廖亦武前往德國參加活動:一次是2009年10月的法蘭克福書展;另一次是2010年3月的科隆文學節。廖亦武不顧當局企圖讓他“閉上嘴巴”的打壓,寫信給德國總理默克爾他的德國讀者,用令人感動的語句強調說,如果國際社會屈服於中國的霸道行為,後果將不堪設想,其重要性在於——不僅將損害國際人權價值,而且還會產生連鎖反應;中國民間社會將因當局進一步控制言論而噤若寒蟬。

在這一期中,中國人權還宣佈將推出《中國人權論壇》新的網絡版,提供更多的信息資源和互動欄目。我們期盼獲得讀者的積極參與和反饋。

—本刊編輯部

錯誤 |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 HRIC

錯誤

網站遇到非預期錯誤。請稍後再試。